二苯硫腙是什么,二苯硫腙有毒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二苯硫腙是什么,以及二苯硫腙有毒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二苯硫腙溶于碱显什么颜色
二苯硫腙与锌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再加入四氯化碳,震荡,如果水层显粉红色,四氯化碳层由绿色变棕色,则证明有锌离子。
氢氧化锌是两性的,先是生成白色的Zn(OH)2沉淀,后溶解为Na2[Zn(OH)4],无色。
学名二苯基硫卡巴腙。蓝黑色结晶粉末。熔点165-169℃(分解)。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呈绿色溶液。与金属盐的水溶液混合振摇,在水相中形成金属络盐,转入有机溶剂层,发生显著的颜色变化。根据金属络盐的颜色的色泽和深度,可用于某些微量重金属如汞、铅、锌、镉等的测定。
二硫腙光度法(混色)方法提要 在弱酸性介质中(pH5~6),用EDTA-硫氰酸盐为掩蔽剂,二硫腙仅与汞(Ⅱ)离子生成橙黄色配合物,用三氯甲烷或苯萃取,此橙黄色配合物与过剩的二硫腙一并进入有机相中,于波长530nm处测量吸光度。本法适用于矿石中0.01%~0.x%汞的测定。
首先将待测液配为弱酸环境,加入黄血盐K4[Fe(CN)6],黄血盐遇铜离子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形成红棕色沉淀Cu2[Fe(CN)6]。
易溶于水溶液呈无色 沸点:1390℃ 碱离解常数(Kb)= 0 碱离解常数倒数对数(pKb)= -0.48 致死量:40mg/kg 中学鉴别氢氧化钠的方法:加入氯化镁,产生白色沉淀。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双硫腙的性质
1、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呈绿色溶液。与金属盐的水溶液混合振摇,在水相中形成金属络盐,转入有机溶剂层,发生显著的颜色变化。根据金属络盐的颜色的色泽和深度,可用于某些微量重金属如汞、铅、锌、镉等的测定。可由苯肼与二硫化碳作用成二苯肼基一硫化碳再与乙醇钾加热而制得。
2、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双硫腙与铅反应生成单取代双硫腙络合物,溶于有机溶剂而呈洋红色。反应灵敏,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摩尔吸光系数(ε)6.86×104L/(mol·cm)。
3、在pH5-0时,铅离子与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加入柠檬酸铵,氰化钾和盐酸羟胺等,防止铁、铜、锌等离子干扰,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双硫腙比色法是测铅的经典方法,该法灵敏度较低,干扰较多,但近些年,人们对提高该法的准确度做了大量工作,使其日趋完善。
4、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汞可参见《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69—87)。
5、双硫腙比色法 双硫腙(dithizone,即二苯基硫卡巴腙,diphenylthiocarbazone)比色法是依据双硫腙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再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的一种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
6、在40℃烘干,得双硫腙约3g。将苯肼与甲苯的混合物冷却至0℃以下,在搅拌下加入二硫化碳,并控制加入速度使反应温度维持在60~70℃,放置10min以上,再加热升温至90~95℃,结晶溶解并开始反应。
二苯硫腙法鉴定锌离子
鉴定锌离子:首先将待测液配为碱性环境,加入二苯硫腙的CCl4溶液,(因为是有机物,结构式我在这里画不出来,麻烦你上网搜一下,分子式是C13H13N4S,)此时,锌离子可以取代两个氢原子,并与硫原子配位,水层粉红,CCl4层为棕色。
取3滴0.2mol/LZnSO4试液于试管中,加2滴2mol/LHAc溶液酸化,再加入等体积(NH4)2[Hg(SCN)4](硫氰汞铵)溶液,摩擦试管壁,生成白色沉淀,示有Zn2+存在。
氢氧化锌是两性的,先是生成白色的Zn(OH)2沉淀,后溶解为Na2[Zn(OH)4],无色。
二苯硫腙与锌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再加入四氯化碳,震荡,如果水层显粉红色,四氯化碳层由绿色变棕色,则证明有锌离子。
鉴定锌离子的反应
1、取3滴0.2mol/LZnSO4试液于试管中,加2滴2mol/LHAc溶液酸化,再加入等体积(NH4)2[Hg(SCN)4](硫氰汞铵)溶液,摩擦试管壁,生成白色沉淀,示有Zn2+存在。
2、锌离子鉴定:将滤液3的pH调至强碱性,得到澄清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硫化钠,立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乙酸,易溶于盐酸,说明含有锌离子。
3、化学法:加入氢氧化钠,出现白色沉淀,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加入硫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无气体放出。
4、方法二:将可能含锌的试液1ml,加过量氢氧化钠至过量(强碱性),如果有沉淀,分离弃沉淀(氢氧化铁等非两性元素的沉淀),在碱液中滴入1滴硫化钠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混浊(硫化锌为白色),示有锌离子。
5、再在滤液中加入Al粉,搅拌并过滤后称重滤液发现滤液质量减轻,可知滤液中阳离子活动性位于Fe前,但在铝后,即为Zn。
6、二苯硫腙与锌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再加入四氯化碳,震荡,如果水层显粉红色,四氯化碳层由绿色变棕色,则证明有锌离子。
二苯硫腙溶液可以萃取zn吗
二苯硫腙与锌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再加入四氯化碳,震荡,如果水层显粉红色,四氯化碳层由绿色变棕色,则证明有锌离子。
两个N上的H与Zn(OH)2中的氢氧根结合成两个水。
黄血盐遇铜离子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形成红棕色沉淀Cu2[Fe(CN)6]。鉴定锌离子:首先将待测液配为碱性环境,加入二苯硫腙的CCl4溶液,(因为是有机物,结构式我在这里画不出来,麻烦你上网搜一下,分子式是C13H13N4S,)此时,锌离子可以取代两个氢原子,并与硫原子配位,水层粉红,CCl4层为棕色。
溶液中逐渐产生白色沉淀,之后又逐渐溶解直至澄清。
取3滴0.2mol/LZnSO4试液于试管中,加2滴2mol/LHAc溶液酸化,再加入等体积(NH4)2[Hg(SCN)4](硫氰汞铵)溶液,摩擦试管壁,生成白色沉淀,示有Zn2+存在。
二苯硫腙的CCl4溶液吸收的是黄色的光,它显___色
1、二苯硫腙与锌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再加入四氯化碳,震荡,如果水层显粉红色,四氯化碳层由绿色变棕色,则证明有锌离子。
2、粉红色。根据查询中国化工企业联盟官网显示,二苯硫腙与锌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再加入四氯化碳,震荡,水层显粉红色。
3、鉴定铜离子:首先将待测液配为弱酸环境,加入黄血盐K4[Fe(CN)6],黄血盐遇铜离子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形成红棕色沉淀Cu2[Fe(CN)6]。
4、二苯硫腙化学式是C13H12N4S。二苯硫腙又叫双硫腙,是一种重要的灵敏显色试剂,化学分子式C13H12N4S,易溶于氯仿、四氯化碳,稍溶于醇,不溶于水。双硫腙又名二苯硫卡巴腙、打萨腙,蓝黑色结晶性粉末。
5、一开始溶液为棕黄色,加入的CCl4与溶液有明显的分层,CCl4层是无色的。反应结束后四氯化碳层变为紫红色。因为三价铁离子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碘单质溶解于四氯化碳中的缘故。
6、含双键或三键的烃、一些酚类等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乙烯 乙炔 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含双键,三键的烃,一些酚类 等 原理是 卤素的单质 能与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 颜色主要是溴,溴反应了就没有颜色,还能和一些酚发生取代反应 例如苯酚 C6H5-OH 生成2,4,6-三溴苯酚沉淀。
关于二苯硫腙是什么和二苯硫腙有毒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